close

介質疏水性的相反詞是保水性, 兩面一體. 如同太極中的陰陽, 陽盛則陰衰, 陰盛則陽衰 ( 呵~ 廢話 ).

曾想, 大部份的花友應該都會認同這句話 - " 仙人掌的種植方法, 簡單地說就是疏水與通風而已 ".

這句話中的 " 通風 " 是毫無疑問的環境要求. 然而, " 疏水 " 一定是介質配方的絕對原則 ? 當然啦, 一般認為種植仙人掌的介質需要疏水性高一些, 應該是經由長時間且很多人的實際種植經驗歸納所得的結果, 我並不是嚐試要打破這個原則. 只是, 這個原則是絕對的嗎 ?

在種過一些品種之後所得的實際經驗, 我倒覺得可以持保留的態度, 不見得是絕對的原則, 因為有一些品種對於介質保水性的要求, 甚至是比疏水來得高的. 換句話說, 這些品種對於水份的需求其實是比要求疏水程度來得高. 若不能符合這樣的介質特性, 這些品種常常會生長遲緩甚至停止生長. 所以即便同是仙人掌科植物, 不同品種也會因為原生地環境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介質特性需求.

仙人掌科植物在整個美洲的原生分佈地理環境可包括各低、中、高海拔之熱帶或亞熱帶的平原、高地、山谷或岩壁、高山或高原等環境. 若以生態環境分佈來分的話又可分為荒漠、草原、灌木林、叢林、或混合林等環境. 在這麼多樣化的原生環境中, 其土壤特性不見得都具疏水性的吧 ? 我所見過的一些在原生地的仙人掌植株照片, 在其原生地多是以砂質土壤較多, 反而很少見是長在 " 顆粒土 " 的環境中. 換成人類在文明地區種植, 反而是需要顆粒土來種植, 這樣子總覺得怪怪的. 在原生地的仙人掌植株在砂質土壤也是可以長得很好, 那為什麼由人來種就得不一樣了 ?

曾有一陣子 ( 如這篇去年年中所寫的內容 介質混合 - 更新版 所述 ) , 我只用 1~3 mm 左右的顆粒性介質當主要介質 ( > 80% ), 經長時間的觀察所得之實證, 發現這樣的好處是相對乾得快些 ( 三天內就乾了 ), 也不容易爛根, 但是我這懶人常常是三天以上 ( 四天至一個星期不等, 不過不超過一個星期 ) 才澆一次水, 所以這樣子的介質配方對我來說, 想想, 其實可以再多一層保水層介質來增加根部的吸水時間, 我填充盆土的方式 ( 由上層至底層, 有三大層 + 一小層 ) 為 :

第一層 ( 疏水層 ) : 2~3 mm 之顆粒土 ( 含火山石、陶粒、摩金石、赤玉土、緩釋肥等等亂加一通的介質 ), 增加疏水以及支撐植株用.

第二層 ( 保水層 ) : 1~2 mm 純赤玉土, 包覆其根系用的, 這層的厚度大約是整個盆深的 1/4 左右, 有時會混少許 2~3 mm 之顆粒土. 比較吃肥的品種也可以在這一層混加一些泥炭土之類的有機介質,. 如此, 其根系應該可以長得更好.

第三層 ( 防漏層 ) : 一小層 2~3 mm 之顆粒土, 防止第二層介質會 " 漏到 " 第四層去用的, 固定厚度大約 0.3 ~ 0.5 cm 左右, 很隨意地加就是了.

第四層 ( 疏水兼透氣層 ): > 3 mm 之大顆粒土 ( 含火山石、摩金石、赤玉土等等亂加一通的介質 ), 該層介質空隙大, 因而增加疏水以及透氣用, 固定厚度大約 0.5 ~ 1 cm , 也是加個大概就可以了.

其中第二層的 1~2 mm 純赤玉土, 我覺得是讓我可以放心加這麼厚一層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市面上可以買得到的 1~2 mm 左右純赤玉土, 我買過的有兩種品牌, 一種它的顆粒沒多久就會粉化 ( 確切多久, 我沒特別去注意, 只是在換盆倒土出來的時候發現的 ) , 個人覺得有些難用; 另一種顆粒則比較硬些, 經我用透明塑膠杯子實際使用觀察後, 發現它較不易粉化, 品質好很多, 很適合當第二層保水層. ( 晚點我再照這兩種品牌袋子的外觀以及透明塑膠杯子實際使用結果 )

以上述的方式來調整介質配方比例, 我已經實作大概八、九個月了, 不管是仙人掌還是其他多肉, 該胖的有胖起來, 該開花的都有開花, 沒什麼爛根的狀況, 原本長得不怎樣的植株, 再換過新配方之後, 發現生長狀況都還不錯哩, 使用上感覺很滿意, 不~  應該是非常滿意才是.

找時間我再來實作 + 拍照給各位看倌參考參考, 像這篇換盆 一樣的記錄方式, 目前先這樣了. ( 其實跟那篇文內容差不多,  只是有些小地方不一樣而已, 呵~ )

 


p.s   這篇文其實去年 5 月就寫了一半, 之後我懶惰病發作, 就一直擱著, 直到今天 Monday blue + 心血來潮 , 東加西加, 最後竟莫名其妙就把它寫了一個應該可以勉強見人的階段, 算是給做個 ending 了. 再補一些照片就大功告成了, 嗯, 真有成就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r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