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onia albissima ( 異學名 Anacampseros albissima ) 群蠶 或 妖精之舞
原生地為南非, 屬馬齒莧科之植物

妖精之舞  

ana_11.jpg  

發現很奇怪的一件事, 在日本的多肉植物圖鑑資料庫 albino 或者其他日本花友的網頁中, 他們把 " 群蠶 " 的學名列為 A. quinaria . 可是以 Avonia quinaria 在 google 找圖片 ( 限定搜尋資料地區為日本 ) 又大都秀出 " 韌錦 " 的照片出來, 若是用 Avonia albissima, 才會秀出 " 群蠶 " 的照片, 真的是 " 歐卡係 ㄋㄝ"... 因為 A. quinaria 應是指 " 韌錦 " 才是, 而不是 " 群蠶 " . 猜想在日本的花友可能也是有一些名稱混亂的狀況, 呵~

有另兩個外觀相似品種 -- A. ustulata 與 A. papyracea ( 有人稱它為 " 銀蠶 " )

A. ustulata 與 A. albissima 外觀長得幾乎一模一樣, 只差 A. ustulata 的莖條容易有分枝, 而 A. albissima 通常是長條狀, 很少有分枝. 除了 A. albissima 的莖條似是較不易分枝, 且容易有脫去白色鱗片的現象 ( 環境光線較弱, 它莖上的白色鱗片似乎會脫落, 以得到更多的光線照到植株 ). A. ustulata 是否也有脫去白色鱗片的現象我並不清楚, 因為還沒種過...

A. papyracea 的白色鱗片較 A. albissima 來得大片許多, 也就是說比較不容易見到它綠色的小葉.

 

以下為它們綠色小葉的微距照 ( 用 MP-E 65 鏡頭拍的 ).

ana_2.jpgana_3.jpg  

 

它們應該可以全日照栽培, 不過我的經驗只有半日照. 因為它條狀塊根在原生地是在地表下的, 所以也有人把它給埋在介質中來栽培. 不過我比較怕死, 所以把它給露出介質, 一方面可以欣賞像 " 一棵樹 " 般的外觀, 也可以避免可能的爛根.

若缺水或光照太強, 它的枝條便會很明顯地垂下來, 可由此來辨別是否需要給水的參考. 在台灣南部的夏季似乎沒有休眠期, 仍可旺盛地生長, 所以可以多給一些水也沒關係, 不用禁水. 它們也在這個期間開花、結籽. 不過, 在我這兒, 從沒見過它開花, 就直接自花授粉、結籽了, 不過從網路上找著的照片來看, 它應該是開白花, 且是開在莖條的末端.

我收集過它的種子, 種子很小很小, 大概與菊水的種子大小差不多, 黃色的. 不過, 後來我還是把它們給灑在原母株盆子的介質上頭 ( 種子會掉入介質的縫隙中 ), 懶得再另外找盆子來孵了. 在 " 丟 " 種子入盆後, 我一直都保持介質的微濕, 不悶介質 ( 也沒辦法悶啦, 呵~ ). 它們發芽似乎是蠻快的, 大約 5~7 天左右就會出芽了.

下面這張照片的植株末端便是開過花、種子已經掉出來的殘梗. 可在盆中左側以及右側可以見到少許已經發芽的小小苗.

在下下張的照片是小小苗的特寫 ( 8/22 拍的照片, 懶得用單眼, 用 DC 拍的, 呵~ ). 長出小小苗的期間, 因為我的栽培環境在夏季有半日直接日曬, 所以幾乎每天傍晚我都會給少量的水來保持介質的微濕, 以防小小苗隔天乾死.

A_seedling1.jpg

A_seedling2.jpg  

小苗很可愛吧 ?  剛開始我還以為它們是雜草呢~ 呵呵~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r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