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
------

就我所知, 有些品種幼年期會有 juvenile spines ( 暫譯 "亞成株刺" ), 等它長到一定程度才會長 adult spines ( 暫譯 "成株刺" ).

例如 Turbinicarpus 屬, 它在幼苗期所長的刺大都是羽狀, 待成長至成株時就會長出形態完全不同的刺.

目前我手上的書都沒提到, 根據我的觀察, 有些屬如 Turbinicarpus, Coryphantha, Echinopsis, Sclerocactus 等等, 彷彿刺比較明顯或較大型的品種都有這個現象. 而有些屬或品種, 刺的形狀比較細小的好像就沒這個現象, 從小到成株的刺都是一個樣...

Part II
-------

mhlee :
有空看一下這篇也不錯
http://mypage.bluewin.ch/retodicht/csi11.htm
這篇主要是講Coryphantha 所以只能提供一些資訊而已

以下為上一篇原文的譯文 :

1. Macromeris-areole-type :

植株只在充分生長的疣溝 ( areolar grooves ) 上開花, 而且疣溝只長至距腋窩 ( axils ) 大概一半的地方. 花被的外沿有毛緣. 子房 ( ovary ) 和果實會被附著一些鱗狀襯葉 ( scales ). 植株的皮質部 ( cortex )是粘液狀的.

( nirwa 註 : 本類的剌座型態以 Neocoryphantha 亞屬之 Coryphantha macromeris subsp. macromeris 為代表. 以下的網頁有一些照片, 每張照片幾乎就可看出 Coryphantha 屬中各個剌座型態的不同.

其中的 Lepidocoryphanta 組 ( section, "組" 在分類上為"亞屬" 之下, "種" 之上 ) 大分丸的形態應該就是 Macromeris-areole-type. )

http://saboten.riast.osakafu-u.ac.jp/hydrocactus/coryphantha-j.html

2. Protomammillaria-areole-type :

這類的剌座有著不規則的變化型態, 從完全沒有細毛的疣溝至整個都蓋滿細毛的疣溝都有. 在這類的剌座上只有在發育完全的疣溝才會開花.

( nirwa 註 : 字首 proto- 有 "最初的, 原始的" 之意. 本類的剌座型態以 Neocoryphantha 亞屬之 Coryphantha clavata 為代表. 其中的 Clavatae 組中之 Coryphantha clavata 南山丸形態應該就是 Protomammillaria-areole-type, 一樣參考上面那個網頁中的照片. )

3. Protocoryphantha-areole-type :

每個新長的疣溝會慢慢的比原來的疣粒上的來得長. 然而這個過程可能會因一段時間後 ( 數年後 ) 疣溝長到疣粒至腋窩之間的 3/4而被中斷, 而且在一些比較早期的疣粒上的疣溝就一直維持這個發育不全的形態. 這類的剌座上只有在疣溝完全發育成最大長度至腋窩上 ( nirwa 註 : 即疣溝長至腋窩相連 )才會開花. 植株的皮質部是水狀的.

( nirwa 註 : 本類的剌座型態以 Neocoryphantha 亞屬之 Coryphantha robustispina 為代表, 其中的 Robustispina 組中之 Coryphantha robustispina 白光城 ( 或叫白光殿 ) 形態應該就是 Protocoryphantha-areole-type. )

4. Ortegocactus-areole-type :

這類的剌座會經過類似 mammillaria屬那樣的剌座階段, 而後會有著不規則的刺座疣溝變化型態. 不過這類的剌座不管是在那個剌座發育階段皆可以開花. 植株的皮質部是粘液狀的.

( nirwa 註 : 本類的剌座型態以 Neocoryphantha 亞屬之 Coryphantha ottonis 為代表, 其中的 Ottonis 組中之Coryphantha ottonis 舞獅子形態應該就是 Ortegocactus-areole-type. )

Coryphantha ottonis的照片可參考下面的連結 :

http://mypage.bluewin.ch/retodicht/ottonis.htm

5. Escobaria-areole-type :

這類的剌座只能從必須經過一個逐漸長出毛的階段且完全發育的疣溝剌座上開花. 除了在一些長出刺的位置 ( abaxial ) 上偶爾長出腺體外, 疣溝和腋窩都缺乏蜜腺 ( nectary glands ) 的構造. 種子是腎臟形狀的 ( reniform ) 或 球形的 ( globous ). 植株的皮質部是水狀的.

( nirwa 註 : 本類的剌座型態以 Coryphantha 亞屬之 Coryphantha sulcata 為代表, 其中的 Coryphantha 組中之Coryphantha sulcata 白鷹丸形態應該就是 Escobaria-areole-type. )

Coryphantha sulcata 的照片可參考下面的連結 :

http://www.cactuspro.com/photos.php?action=afficher&id=1318

* 變化型的 ( modified ) Protomammillaria-areole-type :

這類的剌座有著不規則的變化型態, 其變化型態從完全沒有細毛且具有 "腋窩生長點前 ( 腺體 ) 的疣溝", 至整個都蓋滿細毛的疣溝都有. 在這類的剌座上, 它們在 "腋窩生長點前的疣溝" 至 腋窩之間的區域開花. 植株的皮質部是水狀的.

( nirwa 註 : 本類的剌座型態以 Neocoryphantha 亞屬之 Coryphantha echinoidea 為代表, 其中的 Neocoryphantha 組中 Echinoideae系 ( series ) 之 Coryphantha echinoidea 針鼠丸形態應該就是 Modified Protomammillaria-areole-type. )

照片請參考 1. 中之連結.

由以上各個剌座的敘述得知, Coryphantha 屬的的刺座也是要經過成熟期才會出現疣溝, 而且疣溝必須達到一定程度的生長發育才可能開花或長子球.

雞婆回頭看了一下 the Cactus Family, 看看有沒有可以補充的資料, 根據書中對 Coryphatha 屬的敘述 :

Coryphantha 屬與 Mammillaria 屬的血緣相當接近. 最早 ( 1856 年 ) 由 Engelmann 氏把它分在 Mammillaria 屬, 為 Coryphantha 亞屬. 之後, Lemaire 氏在 1868 年才把它獨立為單一個屬, 所以在一些書籍或許會以 Mammillaria 來為之屬名, 但正式的屬名應是 Coryphantha 才是.

例如 : Mammillaria clavata = Coryphantha clavata

這一屬目前大約有 55 種, 其分類目前尚存有一些歧見, 即有些學者把 Escobaria 也包含在 Coryphantha 屬, 但 ICSG 卻把 Escobaria 獨立為一屬, 且把原本的 Cumarinia 屬和 Lepidocoryphantha 屬都加進去 Coryphantha 屬而變成它的亞屬. 所以本屬有些異學名的屬名就有 Lepidocoryphantha 的出現. 另也有學者把原本之 Neolloydia 屬部份也加進這屬 ( 部份加到 Turbinicarpus 屬去了 ). 這是要了解這屬要注意的.

曾特別研究這一屬的學者有 Reto Dicht 和 Adrian Luthy ( 他們正在對這屬的單品作一專題介紹 ), Allan Zimmerman ( 1985 ) 和 Ian Lawrie ( 他曽寫了本書叫 "Coryphantha and Allied Genera" 1988年 出版, 有興趣可以去找來看看 ).

所以目前的Coryphantha 屬基本上有 2個亞屬 :

Neocoryphantha 亞屬
Coryphantha 亞屬

其中有不少 "組" ( section ), 請參考上述之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r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