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對於所需求的生長環境與所供給的栽培環境差異還是有一些忍受範圍的。只是有些品種的忍受範圍較廣,對環境的忍受度高、容易照顧且不易死亡的品種,它們是日文中所謂的 " 強健種 " ( 比較容易種活的品種 );而有些品種的忍受範圍較窄,在它們不喜歡的栽培環境中,可能就會長得不好,甚至沒多久就死給你看,它們就是日文中所謂的 " 困難種 " 或 " 難物 " ( 就是比較難搞的品種 )。

一般來說,從花商或其他花友處所購得的含盆土新植株也建議換上適合你環境的介質,而不要使用原來的介質。因為原來的介質通常只適合花商溫室或 花友的種植環境,不見得都適合在你的栽培環境生長,所以新進植株最好換上自己的介質比較安心。另外也可以順便檢查根部是否帶蟲體或蟲卵 ( 一般肉眼難辨識 ),比如最常見的根部粉介殼蟲有時會藏在其中。若發現蟲體時可以順便用刷子之類的工具清理掉,以防傳染給其他植株。

但是、但是呢,凡事都有例外。

若是弱根系或不易長新根的品種,則得考慮換盆後承受後續植株可能不易發根的風險,因此弱根系或不易發根品種比較保險的 方法是較不建議買回來就換盆或者常換盆。這類品種雖比較不建議買回來就換盆,但若覺得還是要換換盆比較安心,則建議不要修去太多根,即只修去乾枯的死根, 其他 " 活根 " 則一律不修除﹝在重新入盆加介質時,記得要把細根系像章魚腳或傘形那個樣子給分散開來嘿,不然可能很容易不長新根的﹞。若決定不換盆,還是建議要加些藥來 防治可能躲在根部或盆土中的害蟲,比如說根粉介殼蟲等,這時建議施用滅大松水劑 ( 1:1000 稀釋使用。味道比較臭,也有毒性,必須很小心使用 ) 加保利可濕性粉劑 普硫松乳劑  ( 毒性較松字輩低些 ) 每週澆灌介質一次、總共連續兩或三週,或施用加保扶粒劑 ( 近乎無臭味 ) 之類的長效藥劑 ( 防治有效期大約為一至兩個月不等 ) 埋於盆土中來處理,這樣子做至少可防治很常見的根粉介殼蟲,我實際使用過效果還不錯。換盆之後,也可以考慮澆灌一些些腐質酸與較高鉀料來促進新根的生長。

但是,但是呢 ( 又來了 ),那那那~ 什麼是弱根系或不易長新根的品種呢 ? ㄟ... 嗯... 下回再說,呵~

 

後記:

這篇文是從 淺談種植環境與介質之間的關係 這裡獨立出來的。因為老早就覺得這一大段的文字似乎與該篇主題並沒有很大的關係,只是順便一提而已,沒想到資料愈補充愈多,乾脆就把它給獨立出來而為一篇文章了。換盆之前需要考慮的事情不光只是上文所提的事項而已,後續想到時會再補充、加強說明一些內容。

另外,我在構思這篇文的標題應該下什麼才好,剛剛想了好一下下,後來靈光一現,才出現 " 換盆之斟酌 " 這樣奇怪的標題,呵呵~~  就 + - 網看網看囉,反正大概就是換盆之際的二三事,對不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r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