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內找到的最早版本, 連我自己後來也未保留這個版本, 貼上來算是紀念性質的吧~

從最終完成的版本來跟這篇文比較, 應該可以看出後續我對這篇文所下的功夫有多少...



----------------

植物的命名

[ 前言 ]
名字是人們對同樣的植物溝通的基礎;但是因為各民族的文化不一,對同一種植物的稱呼不盡然相同,像這樣只能在某些區域內流通的植物名字,我們稱為「俗名」(common name 或 vernacular name),因此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地區有常常有不同的名字,以麥為例,英美等國稱為「wheat」,德文稱「der weizn」。在十六世紀,法國植物學家包興(C. Bauhin,1560~1624年)已發現這個問題,提出使用屬名加種名的二名制命名法,可惜未被重視。直到瑞典植物界泰斗林奈(C. A. Linne,1707~1778年)將此二名制命名法發揚光大,共整理出99 9屬,5846種及1041變種的生物種類。因為所使用的是拉丁語,所以後人皆沿用拉丁語。有時在屬名、種名後再加上變種名,稱三名制命名法。在1867年國際植物學會第一次會議中通過統一使用學名(scientific name)的決議:凡新植物的命名,須以拉丁文為之。 植物學家一方面對未知的植物做正確的歸類,同時還必須嚴格遵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在後面有這個法規相關的細節 ) 的規定為植物命名,根據命名法規條文命名的植物名才能成為植物學界認可的學名(scientific name)。根據植物命名法規,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的學名為一拉丁化的植物名,一個學名至少應該包括屬名(generic name)、種名(specific epithet)及命名者(author)三個部分。

[二名法之學名]

屬名+種名+命名者

第一個字是屬名,字首必須大寫,多是名詞或帶名詞性質的詞,用單數主格,其來源是古拉丁名或希臘名,用以表示重要特徵、植物原產地,或以人名來命名。例如 :

源自拉丁植物名:Acer, Cassia, Rosa, Rubus, Vitis
源自希臘植物名:Cycas, Rhododendron, Saccharum
土語拉丁化:Ginkgo, Litchi, Durian
產地名拉丁化:Taiwania
人名拉丁化:Begonia(Begon), Dahlia(Dahl), Magnolia(Magnol)
特徵拉丁文:Trifolium(三片葉)

第二個字是種名,字首小寫,以斜體字或話底線表之,多是形容詞,其性、數、格必須和屬名一致,其含意是植物形態特徵、生態環境、原產地、用途或有其紀念性。且有性格表現於字尾,如-us為陽性,-a或-es為陰性,-um或-u為中性,只有少數例外,但原則上屬名與種名的性格相同,例如 :

特徵:longiflorus(長花)、 microphyllus(小葉)、edulis(可食)、gracilis(優雅)、formosa(美麗)
狀態:sativa(栽培)、 vulgaris(普通)、officinale(藥用)、 annus(一年)、 perene(多年)
人名:thunbergii (Thunbeg), hookeri (Hooker), brownii (Brown),
產地:japonicus(日本)、formosanus(臺灣)、 morisonensis(玉山)
屬名:rumifolius (葉似酸模Rumex )、salviaefolius (葉似一串紅Salvia )

第三個字為命名者、以後則是該植物在種以下各級分類群(亞種、變種、亞變種、型與亞型)之名稱及分類階層之符號所組成,這是為說明植物之分類地位及命名歷史所加上的註解。

命名者可為全名或縮寫,可參考M. Griffiths (ed.) 1992 The New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Dictionary of Gardening, Macmillan Press, London.第四冊的附錄。

最後,學名出現在一篇文章中,有時只會列出屬名與種名,然而正規的表示方式要用斜體字(如 Rubus liuii Yuen P.Yang et S.Y.Lu)或底線(]Rubus liuii Yuen P.Yang et S.Y.Lu)予以標示之。

[ 其他使用的符號 ]

et = and,與 ( 命者有一人以上使用 )
ex,表示前一人是命名者,後一人是以論文公開發表此一植物種的人
subsp. = ssp.,亞種
var. = variation,變種(同種而分布不同地理位置,而有性狀上的差異者)
f. = form,品型 ( 同種而有性狀上的差異者 )
nov.,新的
auct. non.,錯誤鑑定
╳,雜交

[ 異學名 ]

同一種植物以最先命名者為準,後來命名者為異學名。命名有誤而被後人改正亦是。

範例,Tylophora ovata (Lindl.) Hook. ex Steud. 鷗蔓

異學名 Diplolepis ovata . Lindl.,原命名者 J. Lindley(1799-1865),後被 W.J. Hooker(1785-1865) 改正為Tylophora ovata,而E.G. von Steudel (1783-1856)將之發表

命名者後面加 f.,表示而兒子,如Hook. 為W.J. Hooker(1785-1865),而Hook. f. 為J.D. Hooker(1817-1911)

[ 群 ]

較為龐大而性狀分歧者,可以在種內分成若干群(Group), 例如 :

葉牡丹
Brassica oleraceae L. Acephala group
Brassica oleraceae var. acephala, Brassica acephala
高麗菜
Brassica oleraceae L. Capitata group
Brassica oleraceae var. capitata, Brassica capitata

[ 雜交種 ]

x 代表雜交種

[ 種間雜乘號交屬名的寫法 ]

Citrus x paradisi = Citrus maxima x Citrus sinensis

乘號 ╳是雜交符號,與其後的文字相連,如 ╳paradisi ,若用英文字母 x ,則中間要空一格,如 x paradisi 。

[ 屬間雜交屬名的寫法 ]

Citrofortunella {Citrus reticulata x Fortunella margarita }
為兩親或三親學名的結合。若為四個(三個也可以)以上的屬的雜交,則由育種者自行命新名,但須以 -ara 結尾。

[ 嫁接種 ]

+ 代表嫁接種 如:Crataegus + Mespills

Cytisus purpureus + Laburnum anagyroides
Syringa ╳chinensis + S. vulgaris

[ 參考資料來源 ]
1. 郭華仁 (年代) 台大農藝學系種子研究室全球資訊網
http://seed.agron.ntu.edu.tw/IPR/nomen.htm
2.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http://www.sinica.edu.tw/~hastwww/nomenclature.html
3. 潘富俊 et 趙婉如, 台北植物園自然教育解說手冊(一), 台灣省林業試驗所
http://www.tfri.gov.tw/book/sp105/sp105-9.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r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