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座為一高度特化之腋芽或側芽, 或短芽或分枝.
"An areole is a highly specialized axillary or lateral bud or short shoot or branch." ( definition in TCF )
"AREOLE: In xerophytic succulents a localized area of stem with one or more growing points and often spines, bristles, scales or hairs; a reduced spur shoot initially subtended by a foliage leaf or scale leaf." ( Dr. Mauseth, "What is an areole ?" )

剌座中的生長點組織可分為兩種 :
1. 負責長出刺和毛
2. 負責長出花和分支 ( 或側芽 )

這些生長點組織, 有些品種並不會 "用過一次即丟" , 所以一個剌座可能會不斷地開花苞或長側芽, 但負責長出刺和毛的生長點組織通常只能使用一次.

而有些品種其 "剌座是分開" 的, 換句話說, 也就是負責長出刺和毛的生長點組織和負責長出花和分支 ( 或側芽 ) 的生長點組織並不在一起, 例如 Mammillaria 屬, Thelocactus 屬和 Coryphantha 屬等.

比較特別的是 Mammillaria 屬它們負責長出花和分支 ( 或側芽 ) 的生長點組織是位於疣粒  ( tubercle ) 的底部, 負責長出刺和毛的生長點組織則是位於疣粒  ( tubercle ) 的頂端. 而 Thelocactus 屬和 Coryphantha 屬等屬的花和分支 ( 或側芽 ) 的生長點組織則是位於疣粒的頂端或是犁溝 ( furrow ) 的末端, 例如前面的 Coryphantha macromeris 圖所示.

一些南美洲森林性的 epiphytic cacti, 它們通常沒有剌, 而且它們的剌座是深藏在莖幹中, 只露出一些細毛出來顯示剌座的存在.

Coryphantha屬的剌座主要是在疣尖, 有部份是與犁溝 ( furrows ) 相連, ( 它們的疣上方不是都有一條 "溝" 連接嗎 ? ) 所以Coryphantha屬的側芽會長在剌座溝上並不意外.

犁溝 ( furrows ) 為疣粒上的那條溝為 "可見的刺座延伸溝, 上面沒有生長點只是一些基座部份與遠端部份的連繫";

刺座溝 ( groove ) 則是 "犁溝連繫的疣跟疣之間的凹陷的那個部位, 也就是遠端部份的剌座, 是具生長點的部位".

另外, Mammillaria 屬的剌座是屬 "同種二形的 ( dimorphic )", 也就是說它們的剌座除了在疣尖上外, 有少部份 "藏" 是在剌座溝裡的. Coryphantha屬的剌座也是屬於這種雙型的剌座形態.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仙人掌都只有單一剌座, 有這種 多型( multiphoric ) 剌座有 :

1. 以犁溝 ( furrows ) 相連的
Corythantha 屬, Esobaria 屬, Neolloydia 屬

2. 缺乏犁溝的構造, 所以它們的剌座是分離的, 剌座分成基座部份 ( basal areoles ) 和 遠端部份 ( distal areoles ). 有些學者認為這是是dimorphic的一種.
Mammillaria 屬, 部份 Ariocarpus 屬 和 Pelecyphora 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r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